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
  • 二级建造师各省报名时间
  • 低学历学历提升指南
  • 注册消防工程师报考指南
  • 学历提升的多种途径和方法
  • 学历提升的方法和技巧
  • 二级建造师,报名条件查询
  • 初中学历能报名吗
  • 无学历想考专科
  • 学历提升哪家好
  • 上班族学历提升首选
  • 初中文化也可以自考本科吗
  • 无学历升专科
  • 挖掘机找活二手买卖APP
  • 免费在线实用工具查询网站
  • 学历教育提升方式
  • 初中学历毕业后升本科
  •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    查询

    茯苓

    fú líng

    茯苓
    茯苓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
    药材名称 茯苓
    药材拼音 fú líng
    药材别名 茯灵、云苓、茯菟、松腴、松薯、松苓
    英文名称 Poria cocos
   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
    药用部分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(Schw.) Wolf.的菌核。
    (动)植物形态 子实体生于菌核上,一年生,平伏贴生。管口面白色,后变为淡褐色;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;菌管单层,白色。菌肉白色至乳黄色。菌丝无锁状联合,有小囊状体,孢子长椭圆形至圆柱形,光滑无色。菌核球形、卵形至不规则形,大小不等,大者直径可达30厘米以上,新鲜时较软,干后变硬,有厚而多皱的皮壳,表面褐色至红褐色,干后变为黑褐色。菌核内部粉粒状,外层淡粉红色,内部白色。菌丝结构与子实体相似。
    产地分布 多寄生于气候凉爽、干燥、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、黄山松、赤松、云南松等针叶树的根部,深入地下20~30厘米处。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四川等地。
 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,一般多在7~9月,挖后去泥土、堆积,以草垫覆盖,使内部水分渗出,取出置通风处阴干,反复数次,直至干燥,即为“茯苓个”;在稍干、表面起皱时,削取外皮,为“茯苓皮”;中心部分切成的块片,为“茯苓块”与“茯苓片”;带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的片块称“赤茯苓”;近白色部分切成的片块称“白茯苓”;带松根者称“茯神”。
    药材性状 类球形、椭圆形或为不规则团块,大小圆扁不一,长10~30厘米,外皮薄而粗糙,棕褐色至黑褐色,有明显皱纹,质坚实而重,难破碎,一般重1~1.5千克,小者重约0.5千克。断面颗粒性,有时具裂隙,外层淡棕色,内部白色,少数淡红色,有的中间抱有松根。无臭,味淡,嚼之粘牙。
    性味归经 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心经、肺经、脾经、肾经。
    功效作用 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
    临床应用 用量9~15克,煎服或入丸服。用治水肿尿少、痰饮眩悸、脾虚食少、便溏泄泻、心神不安、惊悸失眠。
    药理研究 可预防胃溃疡,对肝损伤有防治作用;有抗癌作用;且能加快心率。药理实验表明,具有利尿、抗菌作用,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。此外,还有降低血糖、降低胃酸、增强离体心脏心缩等作用。
    化学成分 含三萜羧酸,有茯苓酸、土莫酸、齿孑L菌、松苓酸、松苓新酸等,还含有多聚糖,主要为茯苓聚糖,含量最高可达75%,经结构改造后可得到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茯苓次聚糖。此外,尚含有组氨酸、腺嘌呤、胆碱、β-茯苓聚糖酶、蛋白酶、脂肪酸、脂肪、卵磷脂、麦角甾醇、茯苓素、茯苓新酸、3-氢化松苓酸、麦角甾-7,22-二烯-3β-醇、7,9(11)去氢茯苓酸等。
    使用禁忌 阴虚而无湿热、虚寒滑精、气虚下陷者慎服。
    配伍药方 ①治水肿:白术(净)6克,茯苓9克,郁李仁4.5克。加生姜汁煎。(《不知医必要》茯苓汤) ②治心下有痰饮,胸胁支满目眩:茯苓120克,桂枝、白术各90克,甘草60克。上四味。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小便则利。(《金匮要略》苓桂术甘汤) ③治卒呕吐,心下痞,膈间有水,眩悸者:半夏一升,生姜240克,茯苓90克。上三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一升五合,分温再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小半夏加茯苓汤) ④治胃反,吐而渴欲饮水者:茯苓240克,泽泻120克,甘草60克,桂枝60克,白术90克,生姜120克。上六味。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内泽泻,再煮取二升半,温服八合,日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茯苓泽泻汤) ⑤治盗汗:茯苓75克,为末。每服6克,浓煎艾汤调下。(《普济方》陈艾汤) ⑥治头风虚眩,暖腰膝,主五劳七伤: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。(《纲目》茯苓酒)
    上一味中药材: 黑豆
    下一味中药材: 柳枝
    大家都在看
    • 喜树果
      喜树果 xǐ shù guǒ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抗癌,散结,破血化瘀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。

    • 桂皮
      桂皮 guì pí

      功效与作用:温脾胃,暖肝肾,祛寒止痛,散瘀消肿。属温里药。

    • 虎耳草
      虎耳草 hǔ ěr cǎo

      功效与作用:祛风、清热、清血解毒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。

    • 千斤拔
      千斤拔 qiān jīn bá

      功效与作用:祛风除湿,强筋壮骨,活血解毒。属杀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。

    • 泽漆
      泽漆 zé qī

      功效与作用:利水消肿、化痰止咳、解毒杀虫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

    分享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