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个人去买了一双鞋子,但只带了100元。他找到一家鞋店,看中了一双价值98元的鞋子,于是他拿出100元给店员。店员说没有零钱,于是他去隔壁商店找零。找完零后,他回到鞋店,递给店员2元,然后拿着鞋子离开了。这个人走之后,店员突然发现他给的那张100元是假币。请问,这个人走后,鞋店的损失是多少? |
0元。因为这个人给的是一张假币,所以鞋店实际上没有收到任何真钱。
|
有一个人头,却没有脸,没有手,没有脚,身体却很长。猜一猜是什么? |
一根钉子。
|
有四个人要过一座桥,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,每次最多只能有两个人一起过桥,过桥的速度由最慢的人决定。他们四个人的速度分别是1分钟、2分钟、5分钟和10分钟,问他们最快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全部过桥? |
最快需要17分钟。步骤如下:
|
什么东西放在桌子上,会越放越大? |
年历。
|
有一个人躺在床上,他一动不动地躺了整整一年,却没有生病也没有死亡,为什么? |
因为他是被冻在冰块里的。
|
有四个人一起合租了一套房子,每个人每月交2000元房租。过了一个月,房东发现他们多交了2000元。房东决定退还他们多交的2000元,但是他想玩一个小游戏。他将2000元拆成四份,每份500元,然后让每个人都随机拿一份。最后剩下的500元归房东所有。请问,这时每个人实际上只交了多少元房租呢? |
每个人实际上只交了1500元房租。因为他们每个人拿到的都是500元,所以他们实际上只交了500元。加上房东退还的2000元,总共是1500元。
|
一个人住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屋子里,他没有手机、电脑、手电筒等任何光源,也没有其他物品。他一觉醒来,发现自己的头部血流不止,他该怎么办? |
他应该打开屋子的门,这样光线就会进来,他就可以看清自己的伤口并找到救援的方法。
|
什么东西站着的时候短,躺下的时候长? |
线段
|
一个人走进一家餐馆,点了一碗面条,吃完后却拿出一把枪,将服务员吓得半死。为什么? |
这个人是一个侦探,他发现了服务员是一个通缉犯,而面条里藏着犯罪证据。
|
什么东西是一根电线但没有任何电? |
麻将桌上的一根探照灯。
|
什么东西每年都在同一天变得更轻? |
假期
|
有一个人走进了一个有两扇门的房间。一扇门通向自由,另一扇门通向即刻死亡。门上各有一位守卫,其中一位总是说真话,另一位总是说谎话。你只能向其中一位守卫提问一个问题,然后选择一扇门。你应该如何做才能选择通向自由的门? |
向任意一位守卫提问:“如果我问另一位守卫,哪扇门通向自由,他会说什么?”然后选择与该守卫所给答案相反的那扇门。例如,如果守卫回答的是“即刻死亡”,那么你应该选择另一扇门。无论哪位守卫回答,你都可以确保选择的是通向自由的门。
|
什么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小,却能将人的智慧撑到极致? |
一个小小的问题
|
什么时候偷走最多东西却不会引起怀疑? |
当你偷走的是时间。
|
一只猪在10秒内跑了10米,那么它再跑20米需要多少时间? |
答案是10秒。因为题目中已经明确说了猪在10秒内跑了10米,所以无论猪再跑多少米,所需时间都是10秒。
|
有一个人站在房间的正中央,四面墙都是透明的玻璃,房间里没有其他东西。他是怎么出去的? |
他是在一个鱼缸里面。
|
有一个人站在一座桥上,他看到桥下有一艘船,船上站着一个人。为什么桥上的人却不是船上的人的父亲? |
因为船上的人是桥上人的母亲!
|
有四个人合伙偷了一块钻石,他们在树上找到了一个避难所,只能容纳三个人。然而,他们又决定不在树上等死,于是发生了争执。这时一个智者路过,他告诉他们一个方法可以解决问题。请问该如何解决? |
智者告诉他们,只要有一个人把钻石投掷到避难所里,其他三个人都能活下来。为什么?因为避难所已经被一个钻石占满了,再投入一个人进去就会把那个钻石踢出来,他会死亡。
|
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,这个国家没有国旗,没有国歌,没有国家元首,没有国家语言,没有国家边界,那么这个国家是什么? |
国际空间站。
|
千斤顶一触即发,一动不动也不破。 |
手机屏保
|
什么石头不能用来建房子? |
麻痹石,因为它只会让建筑师麻痹思考。
|
有一个人在一座孤岛上,没有任何工具,没有船只,也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他离开。然而,他成功离开了孤岛。请问他是如何做到的? |
他是在冬天的时候离开的,因为孤岛是冰封的,他可以步行离开。
|
有一个人从20楼的窗户往外看,突然他掉了下来,不过却没受伤。为什么? |
因为他是在看地上。
|
有一个人站在一座桥的一端,他说:“我要过桥,但桥上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。”他看到桥的另一端有三个人,他们却都不敢过桥,因为桥可能会坍塌。请问,这个人怎样才能和其他三个人一起安全地过桥? |
这个人先和其中一个人过桥,然后他再回到桥的起点,再和另外一个人过桥。然后他将第一个人送回起点,再带上第三个人一起过桥。这样,每次最多只有两个人在桥上,保证了桥的安全。
|